7 月 29 日,释印乐法师接任少林寺住持,到 8 月 26 日刚好满一个月。自释印乐法师执掌少林寺以来,这座千年古刹正经历着一场显著的变革,其中不再推荐高价香的举措备受瞩目。
曾经,少林寺因商业化问题饱受诟病,高价香现象尤为突出。有游客反映,之前寺内存在诱导购买高价香的情况,价格从 69 元起步,最高达 9990 元,这让不少前来礼佛的游客倍感压力,也损害了少林寺作为佛门圣地的形象。如今,情况发生了极大改变。寺内各殿门前整齐摆放着免费清香,旁边仅设 “随喜” 布施的捐款二维码,且因财务整理,目前扫码付款功能暂未恢复。与此同时,大雄宝殿外、少林素斋门前的电子功德箱也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礼佛氛围。
不仅高价香成为了历史,武僧商业演出也全面停摆。以往,生活区大厅内 30 元一位的武僧收费表演热闹非凡,如今已销声匿迹。从事导游工作 12 年的范姐表示,新住持上任后,寺院在人员方面变动明显,数十名僧人离开,又有新面孔加入,推测是释印乐法师带来的团队。法务流通处已关闭,曾经售卖平安福、手串等物品的摊位不复存在,曾经摆满各类高价法物、纪念品的货架如今空空如也。方丈室外备受争议的对联与为纪念释永信担任方丈而立的纪念碑均被移除,方丈室也长时间处于围挡状态。
新住持释印乐法师生于 1966 年,19 岁出家,毕业于中国佛学院,曾远赴斯里兰卡学习巴利语佛典。在执掌白马寺的二十年里,他就以废除烧高香、停办收费法会著称。他不炒作、不发言,在洛阳当地,被誉为最安静的慈善力量。此次释印乐法师对少林寺的改革,是对过度商业化的有力纠正,致力于让寺院回归佛门清修与文化传承的本质。
长久以来,少林寺过度商业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知名度,带来了可观经济收益,例如 2010 年少林寺旅游收入曾占登封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但也引发诸多争议。过度商业化削弱了寺院的宗教纯粹性,干扰僧人修行,使信众与游客对其宗教价值产生质疑,对少林寺文化传承与宗教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释印乐法师的改革,试图剥离过度的商业外衣,回归佛教修行与文化传播的初心。取消高价香火钱、武僧商演等商业来源后,寺院经济压力骤增。寺院日常运营、僧人的生活开销、文物保护与修缮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尽管管理处表示将探索 “公益加文创” 的新模式,但如何在保证寺院非营利性质的前提下,实现资金的稳定筹集与合理使用,仍面临诸多挑战。长期以来形成的利益链条错综复杂,改革必然触动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如何平衡各方关系,确保改革顺利推进,也是释印乐法师需要直面的难题 。
释印乐法师上任首月的去商业化举措,为寺院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整个宗教界提供了反思与借鉴的样本,其后续改革成效及少林寺未来走向,值得持续关注。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